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15 11:46:47 浏览量: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今年4月联合发布的《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指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产能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这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节能意味着什么?6月13日,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幕当天,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采访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
塑料污染问题成全球第二大焦点环境问题
过去在超市购物、市场买菜,随手扯一个塑料袋装上瓜果蔬菜,曾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此外,近年来,随着网购、外卖行业的兴起,花样繁多、五颜六色的塑料袋、餐盒、快递包装等,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的报告,1950~2017年期间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计产量将增长到340亿吨,年塑料废弃物产生量约为3亿吨。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焦点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塑料从材料本身讲并不能与污染物划等号,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废弃物不当管理造成的环境泄漏。塑料一旦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便难以降解,会造成视觉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处置方式不当还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持久性危害。其中微塑料进入食物链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王永刚说。
“塑料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将塑料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去除,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王永刚认为,面对潜在的塑料污染风险,必须加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发展塑料循环经济。
推行塑料污染全生命周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面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问题,我国不断加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积极发展塑料循环经济,从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推行全生命周期治理,探索塑料使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之路。
“分类回收是实现塑料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王永刚介绍,我国政府出台了投资、财政、税收等一系列鼓励措施,规范和引导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动塑料行业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回收利用体系。
我国建立了由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加工利用工厂组成的完善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回收模式,推动垃圾分类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两网融合”,成效显著。
在开展分类回收过程中,针对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饮料瓶、HDPE(高密度聚乙烯)日用产品包装桶(瓶)、PP(聚丙烯)塑料餐盒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塑料包装废弃物,我国采取“专门回收”模式,建立起了覆盖城市、乡村的庞大的回收利用网络,基本上能够实现废弃塑料瓶的“应收尽收”。针对塑料农药瓶和地膜等使用范围广、收集难度大、环境泄漏风险高的塑料废弃物,我国采取“强制回收”的模式,并制定了《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规定生产者的回收义务。目前,出现了由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管理,采用押金制回收农药瓶的新模式。针对塑料包装袋、塑料包装膜等回收成本高的低值塑料,采取“两网融合、统一回收”的模式,与其他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产能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从事废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企业数量超过了1.5万家,相关从业人员规模约为90万人。2021年,我国废塑料的材料化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回收率达到31%,是全球废塑料平均材料化回收率的近1.74倍,回收利用产能约占全球70%,并且实现了100%本国材料化回收利用。而同期美国、欧盟、日本的本土废塑料的材料化回收率分别只有5.31%、17.18%和12.50%。
在塑料污染治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动选用环保产品、旅行时自带洗漱用品、拒绝过度包装商品,逐渐形成了绿色消费新风尚。日常生活中,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不乱丢塑料垃圾,将可回收的饮料瓶等可回收塑料废弃物交给专门回收人员,助力塑料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还有不少学校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宣传活动,让绿色消费的理念“代代相传”。
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共同体”加速全球治理进程
我国通过大力开展塑料污染全生命周期治理、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绿色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绿色消费倡导、多元共治等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发展塑料循环经济解决塑料污染的有效路径,其实践和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合作,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塑料污染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王永刚说,因此,需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采取积极行动,形成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参与的“塑料污染治理共同体”。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都在大幅度禁止、限制、替代塑料制品使用,加强塑料废物回收。“各国需要相互交流经验、加强合作,为彼此提供更多参考,这将极大加速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进程。”王永刚说。
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塑料废弃物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很不健全,塑料回收利用率相对较低,环境泄漏风险大,成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短板。对此,王永刚提出,应禁止“塑料废弃物”向这些不具备更好回收利用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同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当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其适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