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到绿色回收,双轮驱动能否撬动家电存量市场?
发布时间:2024-07-15 12:26:03 浏览量:
对于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企业而言,大家都要直面一线市场用户需求的盘活。不管是过去2年来的“以旧换新”促销,还是今年开启的“绿色回收”,在家电圈看来,盘活一线市场已经从家电厂商的个体行动,变成家电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动作。
到底行不行、有没有用,和去不去干、怎么干,对于家电企业来说,这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件事。
从2021年受到厂商热捧的家电“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到2022年美的率先开启的“绿色回收”行动并引发的废旧家电回收刺激换新,对于家电产业的众多品牌商、经销商,以及服务商和回收商来说,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家电存量市场的用户购买,已经从过去“行不行”、“要不要干”进入“怎么干”、“怎么干好”的发展新阶段。
让很多家电厂商没有想到的是,如果说“以旧换新”还只是企业与商家单方面的市场营销动作,那么“绿色回收”行动则已经成为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参与的行动,并正在获得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助力。这也有望在2022年一线消费市场上,让废旧家电“绿色回收”带动家电市场“以旧换新”活动效果的攀升,从而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商家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推动的主角。
加码“以旧换新”,家电绿色回收获政策支持
就在3月底,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会同工信部节能司、生态环境部固体司,以及国家节能中心,共同召开线上会议,讨论主题就一个:2022年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主要面向的是家电产业废旧产品回收。海尔、美的、格力、TCL、长虹、海信共6家来自家电制造行业的企业与会,成为首批参与者。
此后没有几天,美的就对外宣布启动“绿色回收行动”,开展面向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4类家电产品、不限品牌的绿色回收业务,提供“绿色回收+换新补贴”双重优惠让利用户,同时推出拆、送、装一体便捷性服务,并打造家电行业“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数字化体系。
可以看到的是,这一事件有两重信号:一是,废旧家电的回收,如今不只是专业家电收回商一家的事情,包括生产家电、销售家电的厂商都可以参与,相当于国家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推动,意在加快废旧家电的淘汰,以及回收的专业性扩容;二是,废旧家电的回收,是一项投入有回报的事业,特别是将回收与换新打通,就能将家电企业、经销商与回收商等三方利益实现捆绑,解决的不只是回收商“吃不饱”等问题,还有家电厂商“多卖货”的痛点。
目前虽然只有美的率先在一线市场启动“绿色回收”行动,但家电圈相信,接下来海尔、格力、TCL、长虹、海信等家电企业,在国家统一回收目标责任行动安排下,会启动各自的“废旧家电”回收行动或计划,而且大概率会与家电“以旧换新”促销相结合,即“拆解、回收、出售”一体化后,获得相应补贴再换新优惠。从而进一步打通回收链条、激发老旧家电的迭代。
通过将废旧家电回收的出售利益,与家电新品促销的优惠让利叠加,再加上家电企业、经销商与回收商等三方共同让利,最终能否在一线市场上实现在对存量用户的激活,显然还需要在接下来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市场落地过程中检验,但是对于众多企业和商家来说,已经等不起了,必须要加速行动。
打通产业链关节,存量市场盘活还需要耐心
对于众多用户来说,废旧家电的回收并不陌生,有的废旧家电能卖钱、有的废旧家电直接当垃圾处理。比如说,不值钱的小家电,基本不是回收,而是当作垃圾扔掉;对于电视机、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大件回收,一般都是小区或走村串巷的个体户直接收购,可以获得一笔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的现金。这些年,受到个人信息安全性的影响,手机、电脑等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回收,也开始从过去的随手处理换个盆,变成了交给专业第三方的品牌回收商处理。
长期以来,废旧家电回收在家电行业,与家电“以旧换新”促销,属于相对分裂或独立的个体,并没有完全打通。一方面,废旧家电的回收和拆解,属于家电产业链末端,而且在产业价值链中属于利润的低端,不在家电企业和商家的商业版图之中。同时又因为当时的国家产业政策,回收属于专业化处理领域;不过,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鼓励家电企业和经销商也参与废旧家电的回收,并与专业的第三方拆解回收商衔接,甚至有的家电企业本身已经投资了专业的废旧家电绿色回收公司,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产业链的价值,面向用户提供一体化的增值和回报。
另一方面,废旧家电回收对于用户是赚钱,但家电“以旧换新”对于用户是花钱,两者在利益上是矛盾的,所以家电企业要整合回收商,共同让用户感受到“绿色回收”和“家电换新”叠加后的商业价值,不只是需要时间,还需要观念的扭转和引导。简单来说,不是两个活动一起搞,效果就会马上变好,用户还会想“先卖旧赚钱,再参与买新享受优惠”是不是更划算?
对于家电产业,以及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厂家和商家来说,从“以旧换新”到“绿色回收”,不只是简单的市场经营策略升级,而是将产业利益链条拉长、做大、做透,将各方通过利益捆绑到一起,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但是,对于各方来说,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续的投入,因为这件事情才刚刚开始,既要想办法带动销售,还要培养用户习惯和认知。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